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

2024-10-22 01:42:41 | 鹏飞教育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相关的问题,今天,鹏飞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

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

强基计划只能选择一个院校,报高了去不了,保底了不想去,所以如何选报是一个难点。这里提供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1利用省一模或者二模,看你高出一本线多少分。如山西吕梁应届考生理科你一模考了590分,吕梁教育部门预测一本线是470分,那么你的一本线分差就是:590-470=120分。2020年一本理科分数线是537分,那么你的分数就是:537+120=657分.那么你就使用657分,查询去年入围的各高校分数线,在10分左右选择就可。

2强基计划报了名,你没有入围也不影响后面你的正常报志愿,所以这时也考虑可以冲一冲。如数学类可以考虑学科评估A以上的名校:

北京大学:A+

山东大学;A+

复旦大学A+

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吉林大学:A-

哈尔滨工业大学:A-

同济大学:A-

华东师范大学:A-

南京大学:A-

浙江大学:A- 鹏飞教育网

武汉大学:A-

中山大学:A-

四川大学:A-

物理学:学科评估A类以上的学校


中国科学院大学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清华大学A复旦大学A上海交通大学A南京大学A浙江大学A-南开大学A-中山大学A-武汉大学A-|华中科技大学A-吉林大学A-其他学科也一样。

3用你现在学校的位次。同一学校的教学质量是相对稳定的,你用你现在在本校的位次,去到学校的教务处(或有关部门),查询去年一模同位次的学生,最后高考考了多少分。以该考生的分数或者位次来衡量自己的所处全省的位次。这样你的预测高考分数也就有了个参考值,就可以对应去年各高校强基计划入围分数选择自己该报考的高校了。

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

高校强基计划报名条件

第一类: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
多数高校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不得低于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部分高校则对考生高考成绩有更高要求。
例如:吉林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达到强基计划相关控制分数线上110分及以上。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要求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一本分数线且不低于高考总分数的75%。
第二类: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该类考生须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银牌及以上。
此类考生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另:2020年高校强基计划招生,每位考生限报一所高校。

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

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

鹏飞教育网(https://www.pfmao.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的相关内容。

在选择参与强基计划的大学和专业时,应当综合考虑个人兴趣、未来职业规划以及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响应。以下是对选择强基计划学校和专业的几个考量点的改写和润色:
1. **确认个人志向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您是否怀揣理想,有志于服务国家,对芯片、软件、智能制造等领域或人文社科有浓厚兴趣,并渴望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
2. **考虑职业发展路径**:您是否已经规划好了未来职业方向,并希望进入如高端芯片、软件、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或是国家急需的人文社会科学行业?
3. **评估自身学术潜力**:您是否在高中阶段就展现出了对特定学科如数学、物理等的强烈兴趣和卓越才能,这些学科正是强基计划的基础学科方向?
4. **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您是否对未知充满好奇,并具备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愿意投身科学前沿领域的探索?
5. **面对选择时的决策能力**:您是否准备好面对高考志愿填报时可能遇到的纠结,包括选择批次、学校和专业,并愿意为强基计划校考付出努力?
6. **长期在一所大学学习的决心**:您是否愿意在同一所大学完成本科至博士的学业,并认同其历史传统和文化?
7. **专业选择的限制性**:您是否了解并接受强基计划通常不允许转专业的规定,并非作为进入名校其他专业的过渡?
8. **学习态度和抗压能力**:您是否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坚定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学术和科研挑战时的积极心态和抗压能力?
9. **接受严格的考核机制**:您是否认可强基计划的淘汰机制,能够在竞争中保持优势,若未能继续通过考核,也能接受退出并完成普通专业的学习?
10. **奉献精神和使命感**:您是否愿意并将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与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致力于在祖国需要的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如果您的答案大部分为“是”,那么报考强基计划可能是一个适合您的选择。如果您的答案为8至9个“是”,建议您深入了解更多关于强基计划的信息。若答案少于8个“是”,那么您可能更适合准备高考并考虑其他类型的报考选择。

以上就是鹏飞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鹏飞教育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鹏飞教育网:www.pfmao.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强基计划如何来选择院校?”相关推荐
强基计划如何选择学校
强基计划如何选择学校

怎样报强基计划强基计划是指教育部在各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其目的是选拔和培养具有优秀数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打算报考强基计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了解各个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注意专业设置和录取要求。北京大学是强基计划试点高校之一,他们在2023年的强基计划招生中,共有十个学科类别,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历史学类等,想要报考必须符合

2024-10-20 17:44:55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

高校强基计划有什么区别吗,如何选择?特点不同:高中的重点班是重点培养一批好学生,这些好学生的基础知识都非常的扎实,学校培养他们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升学率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而强基班的目标就是抓住这些孩子的基础,因为这些孩子的基础还非常的薄弱,需要他们认真学习。强基班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

2024-10-16 07:35:52
强基计划数学专业如何择校
强基计划数学专业如何择校

强基计划数学专业如何择校强基计划旨在培养顶尖人才,因此在选择学校时,必须慎重考虑。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是关键因素,推荐选择教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强且硬件设施先进的综合性大学或重点高校。此外,应关注学校在数学专业上的优势特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成熟度。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也不容忽视,它们对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环境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做出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选择。在进行择校时,需细致分析每

2024-10-14 18:54:58
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
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

强基计划怎么选择大学和专业?基础专业就那几个 有时间去百度or知乎一查便知。我觉得你可能对强基计划有误解。所以南开大学强基十问送给你。请用“是”或“否”回答以下问题:1.你是否是一位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爱国青年?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远大志向,有肩负起时代重任的坚定信念,有成为关键领域学者、专家或领军人物的强烈愿望。2.你是否对自

2024-10-17 15:55:46
成人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成人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成人高考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可以根据专业,地区等来选择,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事先评估下自己的真实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自己有一个清晰地认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而不是选择最好名气最大的院校,毕竟成考一年是只有一次的。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简称,是为中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

2024-06-25 13:32:42
如何报考自考?怎么选择专业和学校?
如何报考自考?怎么选择专业和学校?

如何报考自考?怎么选择专业和学校?首先,可先了解一下自考是什么样的升学方式。它需要考生自学,一年有2次到4次的报考机会,一次超多可报考4门科目,通常自考本科的专业需考科目大概有十几门。而考生如想要毕业,则需先将所有的科目考试及格通过了才可以申请。接着,要看看自己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又该如何报考。自考的报名门槛是出了名的简单,它对学历无任何要求,对考生个人的条件和情况也皆无限制,如年龄、性别

2024-02-01 13:03:03
2023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怎么选择专业
2023强基计划有哪些专业 怎么选择专业

强基计划36所大学名单及专业1.强基计划36所参与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北京大学招生专业:-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力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古文字学方向)-基础医学(八年制)北京大学将开展“博雅学堂”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北大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推行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更优化的培养模式,对综合素质全面或基础

2024-10-14 20:58:44
强基计划选哪个学校好
强基计划选哪个学校好

强基计划不笔试的学校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清华大学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5.北京理工大学6.中国农业大学7.北京师范大学8.中央民族大学9.南开大学10.天津大学11.大连理工大学12.吉林大学13.哈尔滨工业大学14.复旦大学15.同济大学16.上海交通大学17.华东师范大学18.南京大学19.东南大学20

2024-10-16 14:51:07